翡翠手鐲價格不菲
翡翠掛件買賣挺火
繼紅木家具、普洱茶“高燒”之后翡翠亮相了
通脹、通脹……當通脹成了當下的流行語,當存銀行已經不能滿足投資者的需求,暗流涌動的民間“熱錢”便開始不斷沖擊著一個又一個投資收藏市場:先是紅木領域,其代表品種小葉紫檀從15萬元/噸,披著收藏的外衣一路瘋漲,今年3-4月份,紫檀在歷史最高位75萬元/噸發生“雪崩”,帶動整個紅木市場一個月內大跌五成;同樣命運的還有普洱茶、郵票及股市……
幾大投資領域相繼見頂回落,下一個會是誰?有人提到了翡翠。時下,在專賣店、百貨商場、文化市場、旅游景點甚至舊貨攤,翡翠的蹤影隨處可見。短短幾年間,翡翠裹挾著人們艷羨的目光價格一路上揚,目前在島城幾百萬元一件的翡翠單品也不鮮見。有人形容當下的翡翠行情為“病態翡翠”。記者查閱國內一些拍賣記錄發現,近20年來,部分高檔翡翠的價格已經上漲了1000多倍。繁榮的市場背后,翡翠理性回歸的道路還有多遠?記者近日為此展開調查。
翡翠價格有點“亂”
古語有云:“黃金有價,玉無價。”的確,和黃金每克多少錢的“明碼實價”相比,記者走訪了島城的翡翠市場后發現翡翠的價格還真有些“摸不到頭腦”。
“全場翡翠6.8折,滿3000元送精美禮品”、“精品翡翠6.8折,購手鐲滿1萬元享受6.5折”……走進香港中路一家百貨商場,翡翠促銷的宣傳旗語映入眼簾,而一段時間以來,記者留心觀察發現其實這些翡翠柜臺一直在打折,就算平時商場不搞活動買翡翠也能享受不低的折扣。而在臺東婦女兒童市場一個玉器柜臺,記者以消費者的身份“看中”了一款標價998元的翡翠手鐲,經過和商家的反復討價還價,老板最后“忍痛”表示最低開價100元,而且保證是A貨!記者算了算,這幾乎是一折的價格!
“翡翠經營者經常的做法是在進價的基礎上加零乘三,也就是說一個100元進來的貨最后標價3000元也很正常。然后再給你打折,消費者還覺得合算。”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翡翠經營者向記者自曝內幕。應該說,翡翠市場“高標價、低折扣”的現場普遍存在。
而根據地域消費能力的不同,翡翠的價格也是“因地制宜”。“我們這邊一萬元的翡翠手鐲,在北京可能賣到十幾萬元,這都不稀奇。”名鉆坊相關負責人宿亮告訴記者。作為龍·瑰國際俱樂部的區域經理,在青島、北京兩地工作的經歷讓他對翡翠市場有了橫向的了解。
翡翠是如何定價的?“目前業內并沒有統一的標準,也很難標準量化。制定一套翡翠的定價標準難度很大,執行起來也很難規范。”七彩云南翡翠青島旗艦店的經理侯顏一語中的。的確,記者發現,對翡翠的品質鑒定上的用語都十分“中式化”:色彩艷麗、質地通透、雕工精美……不難發現,這種形容難以用標準化來衡量其價格,而目前市場上各家翡翠經營店的定價系統也是“各自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