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鉆坊閩江路店里的一塊賭石
“瘋狂的石頭”
上世紀九十年代,“鐵龍生”(緬甸語的音譯,意為“滿綠的石頭”)價格一路飆升,從幾千元到十幾萬元、二十幾萬元的都有,可沒過幾年價格大幅下挫,中國出現了為翡翠“跳樓”的第一批人。
十年過去,一部小成本制作的電影——《瘋狂的石頭》風靡了整個華語圈,電影中那塊碧波蕩漾、“價值連城”的美玉引各方英雄競折腰,電影再一次把翡翠拉回到了人們的視野。
當股市、樓市陡然失去賺錢效應,普洱茶、紅木家具相繼遭遇“腰斬”時,翡翠的價格卻還在繼續爬坡。撲朔迷離的翡翠市場,想走出一波“獨立行情”似乎要看造化,真不愿看到原本“低調的奢侈品”——翡翠,也要經歷瘋狂的炒作以及痛苦的價值回歸。
小眾的投資品種,切莫弄成全民炒作的對象;只是無奈相對匱乏的理財渠道讓投資者成了跟風族……
翡翠趣事
賭石能暴富也可破產
說起翡翠,賭石活動不能不提。所謂賭石,就是翡翠原石買賣中一種特有、神秘的交易方式,它的神秘就在這“賭”字上。一般僅從外表,并不能一眼看出翡翠原石的“廬山”真面目。即使到了科學發達的今天,也沒有一種儀器能通過這層外殼很快判斷出其內是“寶玉”還是“敗絮”。因而買賣風險很大,也很“刺激”。賭石人憑著自己的經驗,估算出價格。買回來可能一刀剖開里邊色好水足,頓時價值成百上千萬,也有可能里邊無色無水,瞬間變得一文不值,這就是賭石的風險。一塊石頭可能使人暴富,也可能使人一夜之間傾家蕩產。
昨日,記者幸在閩江路上的名鉆坊里看到了一塊原石,黃色、長圓的一塊石頭,據該店的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塊原石的市場價值起碼上百萬元。記者看到,這塊原石已經開了“天窗”,而很多時候賭石活動就是一刀下去,風險很大。而這種類似切西瓜的方式,在原石上切幾個小口讓你先看看里面的質地,還算是比較“人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