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拍賣渠道方現蹤影
然而,除了豬首以外,迄今圓明園獸首的回歸之路多與拍賣有關。
2000年4月,從香港傳來消息:佳士得公司會于4月30日在香港舉行“春季圓明園宮廷藝術精品專場拍賣會”,公開拍賣乾隆御制牛首銅像和猴首銅像。與此同時,蘇富比公司也會于5月2日在香港拍賣虎首銅像。
是年,中國保利集團公司決定參加拍賣。最終,保利集團以700多萬港幣拍得牛首、818.5萬港幣競得猴首,以1544萬多元港幣成交虎首。此后,這三件獸首均由保利藝術博物館收藏。
2007年9月,蘇富比公司又傳出將以“八國聯軍-圓明園遺物”專拍之名拍賣馬首銅像。9月20日,港澳愛國企業(yè)家何鴻燊在拍賣會舉行之前以6910萬港幣的價格購得馬首銅像,并宣布將其捐贈國家。
唯一沒有拍賣公司介入、而是以公益方式回歸的是豬首銅像,不過它也與何鴻燊有關。2003年初,中華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在美國尋訪到豬首銅像的下落。經過努力爭取,美國收藏家同意將豬首銅像轉讓給該專項基金。2003年9月,何鴻燊向該專項基金捐款人民幣600余萬元將豬首銅像購回。
“我們有多種渠道尋訪流失海外文物的渠道。”牛憲峰向《國際先驅導報》介紹,“比如國內收藏家會關注各種拍賣訊息,有時國外收藏家會主動與我們取得聯系,基金會也會派專員去海外尋訪。”不過,牛憲峰表示,獸首流失海外的情況比較復雜,有的是直接被英法聯軍劫掠走,有的在國外被輾轉多次。因此,“直接尋訪到獸首下落的情形非常少”。
這也是中國海外流失文物追討者們經常要面臨的一個問題:不希望流失文物被拍賣,但卻不得不等文物進入拍賣渠道后才能發(fā)現它的蹤影。
余下獸首可能已不存世
從已回歸的獸首身上,亦可看出其歷經劫難的印記。猴首銅像右頰至今還保留著當年槍托砸擊的明顯凹痕;虎首銅像內部原來連接噴水管的榫卯處已經殘破,左眉弓上也有一個明顯的凹坑,兩側外張的胡須如今僅剩下短短的一根;豬首銅像的頂部有一處凹坑,正是侵略者用槍托將銅像砸下的罪證。
國家文物局博物館司司長宋新潮日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國家文物局反對“用中國的錢”回購“中國自己的東西”。他說,鼠首和兔首都是因戰(zhàn)爭原因被掠奪到海外的文物,根據國際公約,要在道義上進行呼吁和追溯,希望其返還。對于追回方式,首先不贊成拍賣,其次要尊重收藏家意愿,通過相應補償以回贈方式追回,同時也鼓勵通過基金會和個人捐贈的方式,促成回歸。
據了解,中國曾加入國際統一司法協會的《關于被盜或非法出口文物公約》,與多個國家簽署雙邊協定:任何因戰(zhàn)爭等原因而被搶奪或丟失的文物都應歸還,沒有時間限制。但是,并不是所有國家都簽訂了這個公約,中國流失海外文物被拍賣的情況時有發(fā)生。
截至目前,除了已回歸中國的獸首,以及即將亮相的鼠首和兔首外,還有5件獸首下落不明。牛憲峰和宗天亮都認為,“這么多年來,龍首、羊首、蛇首、雞首、狗首一點消息都沒有,不排除已經不存世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