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廣告”不如“軟通道”
硬性廣告已經不那么管用了
而對于國外許多高端消費品牌在社交媒體上推出網絡硬廣告的做法,Karen并不十分贊同。“中國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和西方消費群體有區別。相比一些硬的廣告創意,他們可能更容易被有情感的故事打動。”這位年輕的經理人說,“當我們描述‘海港城’是一個‘祖母曾經帶著母親前來,而母親又著我們前來,未來我們還會帶著自己的孩子前來’的地方時,這個‘有故事的’地點會勾起許多人的回憶,打開他們的情感窗口,從而獲得更多‘粉絲’和關注。這樣做,比我們只是在頁面上貼一則廣告圖片或發布一條購物資訊而獲得的關注更多。同時,我們通過分享這些故事而獲得的顧客忠誠度也更高。”
消費者對于服務的要求已經比以前高得多,使得奢侈品公司們紛紛尋求創造性的方式來達到他們的新標準。相對于更為“冷淡”、缺少互動的交流模式——“硬性廣告”而言,社交媒體作為一種“軟通道”則更有說服力和人情味。Bubberry在Facebook上擁有超過66萬的粉絲,之后,他們又建立了自己獨有的社交網站ArtOfTheTrench。這個網站能夠讓用戶通過Facebook來發布照片和故事,和別人分享自己和Burberry的點點滴滴。
時尚大牌都很鐘愛facebook這個平臺
Cartier也利用MySpace來宣傳Cartier's Love系列珠寶。但訪問者在這里得到的快樂不是廣告,而是可以在這個網頁上聽到Lou Reed、Grand National等藝術家的音樂作品。同時,人們也可以通過這個網絡來分享和觀看一些浪漫的視頻剪輯。
“如今,社交網站是一個品牌或公司贏得市場最有力的工具。”品牌研究專家、Emotional Branding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馬克-格比(Marc Gobe)也表示。而過去,奢侈品習慣于利用廣告來影響消費者。馬克將社交型網站視為一項重要紐帶,認為它對于零售商與顧客之間的關系有著巨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