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紅,祥瑞的華夏之魂,值得回味的中國紅情。
印象瑞紅,從瑞紅的倩影中走來。
中國紅文化,在這里與各地民俗風情浪漫相遇。今天就讓我們掀起美麗面紗,隨著印象瑞紅發展的腳步依次到北京、麗江、鳳凰這幾個旅游地一探紅文化在當地沉淀的精髓和凝萃。
北京——皇城之紅:福澤浩蕩、正統悠久、生生不息、民族精神與生命力的凝結。
紅春聯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情就是貼門神、對聯。貼春聯的習俗要追溯到兩千多年前周代的“桃符”,用來驅鬼壓邪。春聯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愿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春聯大都用紅紙書寫,春聯的紅,也和春節的喜氣洋洋、萬象更新聯系在一起,是人們對來年的祈福,祈愿福祿安康、幸福萬年長。
紅秧歌
北京的老年人愛扭秧歌。扭北京秧歌的,清一色都是紅臉蛋兒。據統計,大大小小的秧歌隊全城有幾千支。在街頭、公園、小區都能看到他們自得其樂的場面。大爺大媽們的喜好既有家人的真心支持,使人容光煥發
五星紅旗
全國各族人民來北京天安門廣場觀看升旗儀式,已經成為每天清晨廣場上的一道亮麗風景。五星紅旗的紅,小學的課本里就告訴我們它是革命先烈的鮮血染紅的,無數先輩的浴血奮戰換來今天的和平安寧生活。斗轉星移,中國的面貌已經煥然一新,昂然擠身強國之列。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先烈的英靈依然庇佑偉大的祖國和子孫后代。
故宮紅
紫禁城城墻東西寬七百六十米,南北長九百六十米,紅色的城墻在這一古老宏大的宮殿中展現出華夏文明別樣的盛大莊嚴和深厚沉淀。故宮的紅,艷麗而不失沉著,是歷經風云變遷后的淡定從容、風華永續。
冰糖葫蘆紅
冰糖葫蘆是北京的傳統名小吃。北京人幾乎都愛吃冰糖葫蘆,因為它晶瑩剔透、紅紅火火。
貼窗花
剪紙是一種深受人們喜愛的民間藝術,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且為喜慶的紅色,所以也被稱為“貼窗紅”。窗花,與立春有密切關系,唐代詩人李商隱曾在詩中寫到“鏤金作勝傳荊俗,翦綠為人起晉風”。宋、元以后,剪貼窗花迎春的時間便由立春改為春節,人們用剪紙表達自己慶賀春來人間的歡樂心情。
麗江之紅——古城紅韻:歷史悠久、神秘古幽、生機煥發、開放包容
火把節燃燒的火把
納西人按古規在火把節里每天門前要點一支大火把,寨子里的青年們拿著火把,邊走邊唱,直到深夜。火紅的火把燃得越旺,就越吉利。
古城燈籠
古城沒有路燈,代以懸掛燈籠照亮街道,麗江古城夜間亮燈籠是為了更能展現古城的夜景和韻味,大紅燈籠高高掛,夜幕下的麗江古城有種特別的神秘感。
納西女子服飾
麗江一帶的納西族女子服飾中,外罩多穿紫紅色、大紅色棉布或毛質布料、燈心絨縫制成的有衽圓領的坎肩,系圍腰或搭裙。顏色艷麗、挑眼醒目。
納西族紅繡花鞋
納西族的鞋飾主要以布鞋為主,繡花鞋富有民族特色。納西族“換腳鞋”,就是辦喜事時新娘贈給新郎的繡花鞋,喜慶精美。
紅色五角星帽
經常可以看到在麗江的街道上悠閑散步的人們頭戴一頂紅色五角星帽。紅色的傳統沒有在這世外桃源遺失,反而是被更直接的方式來傳承和紀念。
麗江民族刺繡小香囊
帶有納西族民族風情的紅色小香囊有辟邪、存香、傳遞愛情的功用。香囊傾佩芳香透,暗香盈動百花園,香囊雖小,表意深濃。
紅火把
納西人按古規在火把節里每天門前要點一支大火把,寨子里的青年們拿著火把,邊走邊唱火火的歌謠,直到深夜。火紅的火把燃得越旺,就越吉利。
紅燈籠
麗江古城沒有路燈,懸掛的紅燈籠照亮了古城夜間美景和韻味。大紅燈籠高高掛,夜幕下的麗江古城美得神秘,美得醉人。
紅坎肩
納西族女子服飾中,外罩多是大紅色棉布、毛質布料或燈心絨縫制成的有衽圓領的坎肩,顏色艷麗,挑眼醒目。
鳳凰之紅—— 小城紅情:美麗多情 人文薈萃 古樸清幽
紅花鼓
苗族花鼓源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鳳凰的苗花鼓獨樹一幟。它是一種慢鼓,鼓聲雄壯渾厚。據收集,鳳凰苗族花鼓的套路就有一百多種。鳳凰的苗族花鼓是集舞蹈與體育于一體的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娛樂活動。
討紅庚
苗族青年自由戀愛,準備結婚時,有很多禮節。首先,男方要差媒人去女方家“討紅庚”,討紅庚就是和女方家長求取女子的生辰八字。媒人去時要專門帶上紅紙、毛筆和墨水。女方家長若同意女兒出嫁的話,就會由請來的這名先生按天干地支排成八字寫在紅紙上,送給媒人帶回男方家里,這就叫“發紅庚”。
紅火盆
苗族婚俗中,苗家姑娘揮舞著系著紅綢的鼓槌,在鼓樂聲中,宣告婚禮開始了。苗族婚禮有接傘、祭祖、吃合歡酒、挑喜水、跨火盆等儀式。送親人群要在大門外唱“攔門酒”“牛角酒”歌。婚禮結束后在每位賓客臉上擦黑碳,寓意是祝福。新娘第一次踏進男方家,男方家的火塘必須燒著旺火,熊熊的火焰預示新婚夫婦的小日子紅紅火火。
紅火犁
踩火犁和爬刀梯一樣,是苗族傳統的祭祀儀式。踩火犁用的鐵犁都是平常耕田用的鐵犁。表演前先將數十片鐵犁在火紅的炭火上燒得通紅,然后取出排成一排,苗巫師光著腳板在火紅的鐵犁上走動,如履平地,毫發無損,而一般人靠近鐵犁就會被灼傷,表演近乎神奇。
湘西紅石林
紅石林位于處于旅游勝地張家界和鳳凰中間,面積約 10 平方公里,精華景區數百公頃,景區內遍布高大奇石,造型各異,顏色變化多端,且隨天氣、時間、季節變化而變化,晴紅雨黑,陰轉褐紅,晨昏有別。 紅石林目前是全球唯一在寒武紀形成的紅色碳酸鹽巖石林景區,2005年被批準為國家地質公園。
湘西紅泡
紅泡也叫懸鉤子、野草莓,深秋的湘西,山上的“紅泡”熟了,鮮紅鮮紅的,4、5月最多,鑲嵌在漫山遍野的碧綠叢中。紅泡酸甜可口,是天然的野果。
結語:中國紅文化在華夏大地處處吐露芬芳,并在不同的文化土壤里開出不同的花。跟隨印象瑞紅的步履行走天涯吧,讓你一品“中國紅”的豐富佳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