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B-Uhr,博各家所長,精心設計,精心試驗
實際上,B-Uhr包含了飛行員手腕上佩戴的B-Uhr、儀表板上特別裝備的B-Uhr、航空指揮所內帶有水平穩定裝置的B-Uhr等等,我們這里著重談的是飛行員手腕上佩戴的B-Uhr。按照B-Uhr的最基本標準,在位于漢堡的德國海軍天文臺的測試中首先就淘汰了浪琴的林德博格系列飛行表和歐米茄的飛行表,因為他們所提供的樣表都具有復雜的、難于辨認的表盤和零七八碎的不可靠附件。早期的B-Uhr腕表的樣品中也嘗試過使用傳統海軍船鐘樣式的24小時表盤來方便使用者利用太陽時確定自身的方位,但最終采用了折衷的測角表盤方案。在1933年至1936年間,朗格、百達翡麗與江詩丹頓都曾提供過比較符合條件的樣品供軍方測試。但由于采購價格和軍方保密等原因,戰前最終被采用的只有朗格一家的產品。包含測試的樣品在內,朗格提供了43型機芯和45型機芯兩款來為B-Uhr做心臟。其表殼直徑的規格也有55毫米、58毫米兩種。這一時期的B-Uhr表盤為方便夜間使用,所有的時標、指針與刻度都帶有鐳基夜光涂層,并明確地被定為兩種格式,但是仍帶有明顯的試驗色彩:
1、早期試驗型:黑色亞光表盤時標內外環分開標識,內環時標每間隔60度標有一個夜光點并標有相應的圓周角度,外環為5-55的5進位阿拉伯數字夜光時標,0點位置被替換為箭頭指向圓周的兩側有夜光圓點的夜光三角標識。
2、中期裝備型:黑色亞光表盤時標內外環分開標識,內環按小時間隔標有均勻的6個或12個夜光點,外環仍為5-55的5進位阿拉伯數字夜光時標,0點位置被替換為箭頭指向圓周的下端帶有短豎線的夜光三角標識。
3、其他試驗類型:基于上述兩種規格,表盤改為白色,個別型號的三角標識由阿拉伯數字0代替的表盤。
上述表盤中,搭載43型機芯的擺輪直徑為19.5毫米,搭載45型機芯的擺輪直徑為17.5毫米。為便于停秒時辨認秒針,朗格為B-Uhr配用的43型和45型機芯均使用了具有停秒功能的中央秒針裝置,這種醒目的中央秒針風格最后被一直沿用到戰爭結束。而為便于操作者戴手套時仍舊能輕松操控表冠,表冠被試驗性地加大,把管也被相應地加長加粗。這一時期的B-Uhr,表殼多為銅殼鍍鎳工藝,表耳則是直徑2毫米的圓形銅柱折成U型后被焊接在表殼兩側。表冠既有普通桶型結構的,也有皇冠型的,更有傳統南瓜型的。
早期的B-Uhr隨德國軍隊參加了與蘇俄共同舉行的各類軍事演習,而后又參加了西班牙內戰,并在使用者的建議下于1937年做了一些改進。如表殼的規格被統一正式確定為55毫米,表殼的材料統一采用融模鑄造工藝的合金殼體。每一枚B-Uhr都于出廠前在廠家或軍方的嚴格調教下達到了天文臺級別,帝國航空部也正式為B-Uhr頒布了航空部精密計時器服役編號:FL23883,其中開頭的FL23為精確導航儀表類服役編號。但計時規格仍有24時制表盤和12時制表盤兩種規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