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中國何時會誕生自己的奢侈品牌?
中國的奢侈品消費還有一部分用來送禮和建立社會關系。
中國元素會風靡世界?
到目前為止,錢金波的準奢侈品牌“試驗”初見成效。
3月末杭州集成店落成時,他告訴《新民周刊》,集成概念店的模式和以前的單店模式相比,每一家店面的營業額同比增長了30%,平效(注:平均每平方米的銷售金額)因此大大提高。“有很多顧客在無意中搭配到了合適的產品,特別是男士。我們的品牌給大家的感覺是‘時尚顧問’,吸引更多人進行自然搭配。”
一個月后,紅蜻蜓的集成概念店已經開了幾十家。錢金波在廣州開會時聽說,新的集成店只開了6天,銷售額就比之前提高了40%,平效非常高。“消費者、代理商都非常喜歡。”一方面,它滿足了消費者的一站式購物需求;另一方面,店內的環境讓消費者感覺有奢侈品牌的氣質。
他說,“原先店內新品上市,消費者對價格非常敏感,現在的感覺是‘合理’。奢侈品最大的特征也就是滿足消費者的心理需求,產品特質和設計能提高消費者的身份,價格在這時已經不是主要考慮的因素了。”
錢金波說,未來3年內,集成店貢獻給“紅蜻蜓”的銷售額將占到50%。
國內時裝界的一位名流曾說過,中國的富人階層之所以對西方的奢侈品品牌趨之若鶩,是因為“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中國品牌”。他說:“中國的商人往往著眼于短期,缺少培育奢侈品品牌的文化涵養。他們不愿投入建立一個品牌所需的金錢、時間和力氣,他們想要快速回報,因此他們的前景在本地。”
錢金波聽了這話,或許會不以為然。在他眼中,中國本土品牌完全具備成為奢侈品的元素,“要文化有5000年的文化積累,要技術有國際上最先進的技術,要時尚有國際最前沿的潮流把握。”他說,現在的奢侈品牌無論是LV、GUCCI 或者HERMES,很多廣告宣傳都利用了中國元素和中國文化,“我相信中國元素會風靡世界”。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中國都具備了產生奢侈品牌的文化歷史沉淀;只不過奢侈品是在物質生活中慢慢培育出來的,就像英國的紳士,是靠時間去慢慢熏陶的。
錢金波為人低調,外表儒雅;在外人看來,是個頗為“另類”的溫商。
他是個成長于楠溪江畔的農家孩子,從小與紅蜻蜓結下不解之緣。而紅蜻蜓的故事,也就成了他創業的源動力和一直的夢想。
紅蜻蜓是他兒時的伙伴。很多關于品牌的靈感,都來自紅蜻蜓仿生學:它有頭、眼睛、翅膀、尾巴。大腦中樞有兩種思想構成,一種是思想觀念,一種是增長方式;兩只眼睛,一只是研發,一只是渠道;四個翅膀,是品牌、人才、規模、創新四大工程。一條尾巴,要以品牌為核心來支撐。
紅蜻蜓帶給他一個夢想,那就是打造中國的百年品牌。
他是奢侈品牌的忠實“擁躉”,喜歡穿Armani,戴蕭邦表,開保時捷。他在消費奢侈品的同時,也夢想把紅蜻蜓做成中國的LV或GUCCI。
我們的對話,就從中國奢侈品牌的可能性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