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
中國改寫奢侈品消費規則
上海淮海路796號,是登喜路耗資3億元打造的新會所,這里針對的是那些在店鋪里最肯花錢的顧客,年消費20萬元以上的只占顧客總數的10%,但能占據銷售額的50%以上,店長能記住這些顧客每個人的名字。另一類最受重視的顧客是第一次購買的年輕群體。事實上,每個品牌都在爭奪年輕消費者。
各品牌明爭暗斗
銀泰中心,北京長安街上的最高建筑,一層商場也成奢侈品的聚集之地。“瑞士陀飛輪名表店”坐落在銀泰中心的一層,這是斯沃琪集團在全球開設的第15家“陀飛輪名表店”,也是亞洲區的第二家店,專售斯沃琪集團旗下的名貴手表。斯沃琪集團中國區總裁陳素貞女士向記者介紹,這家店的定位是手表鑒賞者或者手表收藏者,店名既然包含“陀飛輪”三字,自然也表明其價格大多是在7位數的了。商店中有3個舒適的小房間,分別是3個主題——寶璣、寶珀和格拉蘇蒂,選擇了相應品牌的顧客會坐到相應的房間里,“我們這樣的店是不需要人流的,我們必須為消費者營造一個放松的環境,讓他慢慢鑒賞一只表”。
2008年9月,銀泰中心342平方米的愛馬仕店開幕,這是愛馬仕在中國內地面積最大的專賣店,是在北京的第3家店,愛馬仕全球首席執行官帕特里克·托馬斯為新店進行剪彩。據悉,愛馬仕計劃推出一個“中國的奢侈品品牌”,以中國即將失傳的手工藝技法構建。外界普遍猜測,這個品牌會與中國絲綢、刺繡有關,愛馬仕的陳偉女士對記者說:“這將是一個完全的中國品牌。這個品牌是對中國傳統手工藝的尊重,也是對中國市場的重視。”
看上中國大市場
開店速度,一般被看做某個品牌發展的指標,每年新增多少家店,表示這個市場的容量和潛力,而店面中每平方米增加了多少銷售額是品牌發展的驅動力。
2009年6月6日,GUCCI在中國的第28家店面——1600平方米的新旗艦店開幕于上海金鷹國際購物廣場,創作總監弗麗達·詹尼尼特別設計了“Shanghai Dragon bag”。據悉,GUCCI計劃今年在中國新開2~4家新店,GUCCI的首席執行官帕特里齊奧·迪馬爾科說,預計GUCCI在中國將開設40家店鋪。與此相對應的數據是,他們在歐洲擁有70家店,在日本有50家店,迪馬爾科對路透社記者說:“在中國這樣大的市場,40家店并不過分,我們沒有收縮,我們更加看重中國市場未來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