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回歸特制表超限量
1997年一款繪有中國地圖的“Mercator”腕表面世了,它是為了紀念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中國而特別制造的,表盤上以掐絲琺瑯工藝展現出多個省份的區域,古老的大帆船游弋在香港的海域,令人回想到19世紀香港作為一個港口的風貌。另外一款紀念香港回歸中國的腕表(限量18K粉紅金款97只),則在表盤上將小時刻度以“一、二、三、四……”標示出來,還有一橫排漢字是“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
1999年澳門回歸中國,江詩丹頓也特別制作了紀念表,最為引人注目的依舊是它的表盤——繪有澳門地理位置的琺瑯表盤。
2004年9月19日,江詩丹頓參加了由歷峰集團在北京紫禁城太廟內舉辦的“鐘表奇跡”展覽會。曾經是大清王朝祭祀祖宗的圣殿,故特別邀請愛新覺羅·溥任題寫了“鐘表奇跡”四個字,溥任是中國末代皇帝溥儀的胞弟。江詩丹頓前行政總裁Mr. Claude-Daniel Proellochs將一只具有日內瓦優質印記的“Patrimony”超薄機械腕表贈送給了溥任。
Vacheron Constantin
江詩丹頓的高定——閣樓工匠工作坊特別定制
奢侈品本身就主打“少量、稀有”概念,甚至有些就是“孤品”的。很多國際一線奢侈品牌看中了近幾年奢侈品在中國的銷售成長量,相繼在中國推出了高級定制,而定制似乎已經成為奢侈品品牌經營不可或缺的手段。江詩丹頓也在高級定制這方面下足了功夫,甚至給高定起了專有名詞——閣樓工匠工作坊特別定制。
其名字的來源就是因為在鐘表業發展的前期,制表師都是在閣樓里制作腕表的,故因此而得名。因為江詩丹頓對特別定制的客人訂單嚴格保密,這無疑讓這些特殊定制產品蒙上一層神秘色彩,雖然不能透露客戶信息,但是表的外觀和配置還都是有據可查的。
表殼采用18K 5N級粉紅金,直徑47.00毫米,表殼四周以手工雕刻工藝刻畫出中國十二生肖圖像,表盤采用18K白金,手工雕刻,白漆分鐘刻度,表盤有8個18K粉紅金小時刻度,而表帶是人手釘制深啡色方紋密西西比河鱷魚皮表帶,表扣則是18K 5N粉紅金表扣。
其實,根據側面的12生肖圖案可以容大家大膽猜測,定制這款表的人想必是位中國籍的愛表人士。而它的價格或許稱不上天價,然而此中情懷卻頗值得玩味。
1912年江詩丹頓為紀念100周年,江詩丹頓配備了稀有貴金屬PT950鉑金制作表殼,展現在36.7 × 47.6毫米的極小面積上,上乘的材質加上酒桶形腕表的全新設計,造就了限量100枚Malte馬耳他。每枚腕表的底蓋都標有獨立的編號,配備深藍色密西西比河鱷魚皮表帶及950鉑金的馬耳他十字設計表扣。
Vacheron Constantin
珍貴的“日內瓦優質印記”
關于200年前的制表大師需要耗費多少年才能完成一塊表的制作我們已經無從得知,但是現在的江詩丹頓有了自己的生產線。江詩丹頓將制表的工藝劃分得及其細致,每一個制表人只攻克一項內容,打磨、雕刻都是由專人負責,甚至于選取表盤、表殼材料也有相對應的負責人。理財周報記者了解到,只有某些珍貴的定制表款才有可能交由一個人或一個小團隊來全程制作,而這也是價格昂貴的高定表的價值所在。
珍貴的“日內瓦優質印記”是源于高級制表傳統的卓越標準,首先,它的機芯組裝、調校和裝殼均在日內瓦州進行。而申請者必須在日內瓦州貿易注冊協會進行注冊。并且每個機芯和表殼都必須單獨編號,所以這種表的產量又是極少的,如果要定制這樣的表恐怕就不能稱之為閣樓工匠工作坊特別定制了,而是稱之為超卓復雜腕表定制。這樣的制作基本上是由一個人,或幾個人組成的團隊來跟進和完成整個的制表過程。只因為其人力的成本,價格就不可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