紛繁晶瑩的珠寶,面對的是龐雜混沌的大千世界。而這個大千世界是由行業組成的,是以文化聯系的,是有階層差別的。
跨行業理解珠寶文化
對于一部分珠寶企業來說,需要跨越行業的界限,實現跨企業文化組合,眼睛向外看是一個有創意價值的新思維。珠寶行業需要聯手其他行業,實現合作聯盟。這個勢頭已經展現。比如旅游紀念品業、手機業、服飾業、高檔文化用品業,甚至某些電子電器業。這一做法,如果創意好,條件具備,弱強配或弱弱配,都是有可能收到出人意外的效果。但是,市場調查與可行性論證需要強化,并且注意追蹤行情,隨時應變。強強聯合應該是珠寶業拓展的大手筆。特別是國際品牌之間的合作。但是,我主張無論是何種配法,合作者之間都應該強調整合文化資源,針對市場和各自優勢,開發出具有特定地域、領域優勢或顧客群體心理優勢的文化理念和企業文化精神。地域文化組合、民族文化組合、中西文化組合、傳統文化組合、現代與古典文化組合、領域文化組合、企業文化組合等等,都預示著新的產能和產品開發可能性。文化組合的人格化,可以舉陳香梅女士為例。美國國會華裔議員陳香梅曾作為美國總統特使來訪問中國,作為杰出的社會活動家,她以其良好的中西文化結合的文化形象,也在加強中外友好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她一生鐘愛珠寶,在許多國際交往及重要會議等正式場合中都習慣佩帶珍珠首飾,因為她認為珍珠能給她冷靜和自信。特別是她喜歡佩帶整套的首飾,加上搭配恰當的成套服裝,僅僅成套的首飾就有比如配套的珍珠項鏈、手鏈、耳墜、胸針和髻飾;或者珍珠首飾和其它寶石首飾、貴金屬首飾搭配,以珠光寶氣顯示高貴素雅的東方女性之美。
將珠寶理念轉移到其他行業和商品,或者反過來,生成融和新的理念和特色的珠寶產品,都是大膽的創意。比如首飾盒和珍藏盒,堪稱商機無限;比如眼鏡中的老花眼鏡、近視眼鏡、太陽眼鏡、裝飾眼鏡、時尚眼鏡甚至搞怪眼鏡和收藏眼鏡,都有許多珠寶商機。比如珠寶的系列開發和專業開發方式,就大有可為,再比如現行的西服配飾,品種、款式、用途和品質都少得可憐。領帶和珠寶配合設計的款式就更加少了。胸花和胸針,在國內顧客群體中為什么不那么時興或流行,幾乎主客觀所有方面的因素都相關。因為知識產權的關系,我在這里也不便說得太多。當前的突出問題是缺少設計和創意,天下一大抄。設計雷同,工藝雷同,這只能是一般珠寶企業的茍且之道。由于珠寶具投資與收藏價值,珠寶設計不同于其他設計,它要經得起競爭,還要經得起時間考驗。它必須以設計取勝。珠寶業比任何一個行業都講究設計的含金量和時間性。為了鼓勵專利,鼓勵設計創新,鼓勵工藝革新,鼓勵人才,有關行業協會、工商業管理機構以及知識產權保護機構應該在這個方面想出辦法,制定機制和措施。
需要提醒的是,無論哪個層級的珠寶設計人員和管理人員,都應該有很強的時尚意識和收藏意識,了解時尚趨勢和文化流行理念,又懂得收藏規律,這看起來有矛盾,但是問題就是這樣一起出現。中低檔珠寶產品開發者經營者更需要強化珠寶流行時尚意識。盡可能在產品和設計中體現或滲透相關元素。時裝流行因素具有升值的較大空間,這就是流行元素的可貴品格。還有所謂珠寶的頂級理念。頂級理念需要使用在各個層次上的顧客。讓她在她的價位上獲得頂級享受和心理優勢。通過開發文化創意和經營營銷理念,這是可以做到的。雖然看起來不可能。珠寶的流行性有沒有可能同珠寶的收藏性聯系起來,統一起來?優秀的設計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價值就是體現在這里:如何看待珠寶屬性的矛盾性。時效性對于珠寶業,是一個客觀的存在。但一個多世紀以來牛仔褲的流行方式包含著值得珠寶業借鑒的經驗和啟發,為什么這只時裝業的“蒼蠅”飛得那么頑強?那么多姿多彩?它甚至也可以沖擊高端價格,它甚至被無數時裝設計師所吸收借鑒,它甚至成為一種特殊的時裝。頂級牛仔褲和一只昂貴的鉆戒價格完全可以媲美。高檔寶石原料缺乏的當代珠寶業,到底靠什么生存?換句話說,珠寶業的基石到底是什么?每一個業界人士不得不思考。我們知道服裝時尚,是有季節性的。每一季都有明顯的轉變,流行色則有年度發布。然而對頂級珠寶來說,由于好的寶石已經逐漸缺乏,且制作過程精密復雜,所以無法像服裝一樣,時時推出新的款型。但是這只是相對而言。珠寶業中的中低檔,恐怕就要采用牛仔褲戰術。有些小件的珠寶,為了能與流行服飾做搭配,反而比較容易出現較流行的款式。一般顧客很容易在其中享受到頂級待遇。順便指出,所謂頂級待遇,不能狹隘理解。其中包含了視覺的、質料的、款式的、唯一的、工藝的、甚至產地的、產期的、服務的、保養維護清洗的、文化的、廣告的、人文的、懷舊的、個人的、背景的、制作的、紀念的、品牌的、包裝的元素等等。還有珠寶的款式、功能轉換的趣味開發和創意,也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