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樂俊 向夢想行進
夢想從未忘卻
記得有人這樣形容,“當夢想一旦被付諸行動,就會變得神圣。”夢想像一道陽光,照亮蔣樂俊的人生軌跡,雖然周折,卻從未忘卻。
2007年,當人們紛紛通過媒體渠道知曉“世界先生”的名號被冠在一個中國人身上的時候,蔣樂俊按部就班的人生忽然被帶入一個新疆界。秀著健美身材,露出迷人笑靨,各國型男濟濟一堂,或許,大部分人對于“世界先生”的印象還是停留在一場聲勢浩大的選美比賽而已。比智慧、比品位、比氣質(zhì),2007年度“世界先生”比賽更像是一次國與國之間男性形象的大比拼。就是這場被蔣樂俊稱為“派對”的小插曲卻為他的人生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他的脫穎而出也意味著“新一代中國精英形象”已被世人所認可。掌聲、榮譽,還有羨慕的目光接踵而至,他卻說,比賽獲勝的意義不過在于離他自己設(shè)定的目標更進一步。在眾人看來的成功卻并非是他想要的人生,自小便決心踏上的從商之路從未有一刻間斷過。“無論我是不是世界先生,首先我是個商人。”
百轉(zhuǎn)千回的磨礪
獨立教育、少小離家、事業(yè)挫折,蔣樂俊的夢想之路每一步都走得艱辛而踏實。
初次見到蔣樂俊,便為他言談中標準的英語腔所傾倒。熏陶多年的海外教育在他身上得到了完美融合,挺拔身形、優(yōu)雅氣質(zhì),儼然是紳士派頭。唯有言談中不時流露的堅決果敢,才讓人們將他的俊美外形與老到的商界精英掛上鉤。很難想象一個十幾歲的少年已為自己定下明確的人生志愿,從商、從商,還是從商。
父母曾為治愈他的哮喘病而一度讓他學(xué)習(xí)芭蕾舞,雖然小有成就,也絲毫沒有對他的志愿產(chǎn)生任何影響。父親為他提出嚴苛的7條標準,表達力、外交力、思維力、運動力、藝術(shù)力、組織力、自控力的7項全能,在世界先生比賽之后,蔣樂俊悄悄將之加到了8種,“這些年我遇到很多挫折,我認為一個人心理承受力往往決定了他的成功與否。” 根深蒂固的家族訓(xùn)導(dǎo),直到今天被他堅定不移地執(zhí)行著。百般磨礪只為成功做準備,1999年只身遠赴瑞士學(xué)習(xí)酒店管理,一讀就是5年。5年后重回上海,為了實現(xiàn)夢想。
將夢想進行到底
投資、創(chuàng)業(yè),緊接著就是累積人脈,無論是早年的“上海先生”,還是參與之后的“中國先生”,蔣樂俊的比賽目的只是希望能夠多結(jié)交一些朋友,為創(chuàng)業(yè)打基礎(chǔ)。成功是偶然也是必然,成功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蔣樂俊將不懈與努力全部奉獻給了夢想,于是命運給予同樣的回報。連他自己都沒有想到,這些無心插柳的舉動,會成為他今日事業(yè)的一股推力。在三亞參加比賽,在三亞獲得成功,代表三亞成為奧運火炬手,蔣樂俊與三亞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如今,他將工作的一部分也搬到了三亞,因比賽而獲得的人脈讓他朝著夢想的道路大跨一步。直到這一刻,世界先生的成功依然是為了實現(xiàn)夢想所做的預(yù)演。
有些人只能夢想,而有些人卻可以將夢想變成現(xiàn)實。在蔣樂俊身上有種超越年齡的成熟,即使站上世界舞臺,也從不曾膽怯。時至今日,已習(xí)慣被眾多目光追隨簇擁的蔣樂俊還是抱著淡定態(tài)度。他常常這樣要求自己,“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從來沒有想過要進入演藝圈,這個常被朋友們稱做工作狂的“世界先生”如今找到了一種新的放松方式,“那就是拍廣告,扮演另外一種與自我不同的角色。”當然除此之外還有他拿手的絕活——做菜。燒一個鐘愛的小菜,看一部好電影,沒有商場的喧囂,蔣樂俊的生活是寧靜而愜意的。一旦離開房間,穿上職業(yè)裝,他的靈魂從來沒有一刻離開自己的目標。當被問起如何面對充滿變數(shù)的生意場,蔣樂俊將參加比賽的心態(tài)搬移過來,“反省-解決,再反省-解決”,遭遇再大的挫折也不輕言放棄。
“我是一個商人,這點從來都沒有變過。”回首蔣樂俊這些年的點點滴滴,我們不禁恍然,商人的印記早已深入他的骨血。他在夢想的道路上,始終堅定不移地前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