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一峰 向前走,慢慢來
小包做過很多Party,我也參加過很多。對于我而言,定義一個成功的Party,不僅僅在于一個讓人驚嘆的創意、一群華服盛裝的明星、一場鋪張奢華的演出、或者說一份讓人心動的禮物,而在于能不能遇到一個有趣的人。包一峰就是這樣一個驚喜。有時候,他忙得團團轉的時候,卻總能在你就要感到無聊的時候跑過來,和你打個招呼,聊聊工作,談談生活,講講八卦,或者說說旅行。幾句話之間,就讓你找到了來這個現場的意義——沒錯,就是交際。
翻天覆地時尚圈
10年以前的包一峰還在一家知名酒店工作。他進入時尚圈,純屬偶然。1997年,知名品牌上海灘(Shanghai Tang)找他幫忙拍攝一本形象畫冊。小包忙前忙后,在籌備、找人、執行的過程中,忽然就發現了自己做公關策劃的天賦。“也就這樣入行了。”小包現在說起來,波瀾不驚,但其間所經歷過的種種艱辛坎坷,他卻似乎從來沒有發生過般,只字補體。
從獨立的公關人,到霖杰時尚總經理的轉變,對小包來說,是漫長而充滿挑戰的一條路。我和他說,在我的印象中,霖杰時尚最早是個模特經紀公司,他立刻糾正我。“一開始,霖杰就是獨立的三塊業務:活動策劃、文化出版、還有模特經紀。”也許只是2002年初的時候,擁有王雯琴、佟晨杰等諸多大牌名模的霖杰過于耀眼,反而讓人忽略了別的東西。
人也容易這樣的。但凡涉及的事多了,總會說不知道他在忙什么。小包的霖杰時尚從最早擅長的時裝品牌秀,拓展到了生活品牌。當然,他從沒放棄過藝術設計方面的推廣,和法國合伙人做的高端雜志《SOON》也在業內大受好評。最近他又看準了國際品牌CIM這一塊的空缺,希望能在協助品牌維護客戶資源方面有所發展。甚至,他開始嘗試接觸一些國內的品牌客戶,“雖然兩者間的觀念和思維有很大的不同,但我還是努力磨合。”小包很忙。
一成不變朋友情
包一峰以前在五原路的家,出現在很多雜志上。但被邀請去他家,我確實是沒有想到的。其實,時尚人士的另一面,無不是空虛寂寞的。你也許不會知道,也不想知道他們華麗衣櫥背后有什么。可能是放滿紅酒和香檳的柜子,可能堆滿護膚品的洗手間,也可能是永遠只有酸奶的冰箱。但是,包一峰從不忌諱讓朋友走近他,他那個被很多人稱為隱于市井的家,和那個他早晨固定買早餐的好吃的生煎店,我肯定不是第一個,也絕不會是最后一名訪客。
包一峰的家,遠比我想象中充滿藝術感和生活品位。比起很多“窮”的只剩下衣服的時尚人士而言,小包太“富”了!“我把我的這個家取名叫峰會,峰是來自我名字里最后一個字,會就是會議的會,也是大家能夠相會在這里。”對于一個資深公關而言,沒有任何東西,能強過“關系”兩個字。包一峰曾經說過,他從沒有試圖用什么樣的手段去獲得或者維持一個好的人際關系,他要做的就是從一開始,就保持著“小包”的形象,將心比心。“你幫別人,別人也會幫你,就這么簡單。”
“我選擇在我家聊天,只是覺得這個圈子需要一個私密的,不受干擾的環境,和朋友聊一些大家感興趣的,或者有爭議的話題。”對于公關來說,業余生活和工作幾乎是沒有辦法分開的。但他覺得,他更喜歡的感覺,是在幕后,看到一切就緒,精彩開始。
“我不覺得我老了,但我有很多老朋友。”很多的合作伙伴,都成了小包的好朋友。Dior的徐茜,10年前還在歐萊雅工作就開始和小包合作,她后來去了Dior做中國區公關經理,隨后赴亞太區工作,卻依然喜歡和包一峰一起做活動。也許對于很多人來說,徐茜只是一個忠誠的客戶,而對于小包來說,卻是一個很久的朋友。因為友情,很多事情都順理成章,這已經是公關界的一種境界。
小包沒有顯赫的家庭背景,沒有出外留學的經歷,他卻有很多的光環,這些光環來自他的朋友。在我采訪過的很多知名藝人當中,大家談起“小包”都是熟捻的好像自己人。“我昨天還打電話給他,說我來上海了,問他今晚有沒有空一起吃飯!”一個知名藝人,可以挑剔我為一本國際知名雜志拍攝她的封面多用了30分鐘時間,卻可以毫不顧忌地告訴我,原因是為了接下來和小包的飯局。包一峰,甚至以“內地知名男公關”的身份,和關之琳一起占據過《壹周刊》的頭條。但是,包一峰并不喜歡站在鎂光燈下,而是愿意在幕后,給他朋友們支持和幫助。
現在的小包,天天依然在忙碌,為了他自己,更多為了他的朋友。這次拍片和采訪,分成了很多階段。“能不能多等我五分鐘”,這樣的話我已經習慣了,而且絕不會生氣。小包最大的希望就是把自己手下年輕的團隊帶來起,加強執行能力,讓自己可以有更多的時間,把策劃做好做細。當然,更現實的夢想就是放自己一個假,去一些不太有人去過的地方。就好像小包旅行筆記里曾經記下的斯里蘭卡、秘魯、烏茲別克斯坦……“那些地方可以讓你有個沉淀的過程,可以和自己對話的地方。”
“其實我從沒想過我的公司突然變得很大,我沒有這樣的準備和愿望。只是想一步一個腳印,慢慢來。”其實,對包一峰來說,只要走下去,總會有收獲,而收獲在心,收獲在手,又有什么關系?小包,永遠是小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