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少聰 和光環無關的夢想
夢想,無謂意義
今日見到的莫少聰,和數年前的樣子看起來并無大變化,然而,就這樣直接背著包走進來說HI時,依然讓我吃了一驚。沒有帶助理,沒有緊隨其后的經紀人,運動T恤和休閑褲,問及非常形而上的關于理想的問題,他也不再會像一個標準藝人那樣給出明顯是桃花的答案,只是看著你的眼睛,說“我只是想做一次自己想做的事情——不牽扯內心,更無謂所謂的意義”。
演慣了編劇制造出的人物,過了而立之年的莫少聰卻一直隱藏著一個夢想——有一部真正屬于自己的影視作品。這是一個并不簡單的夢想,像肥皂泡一樣說過就算的人太多,而開出花來的卻像高山雪蓮那么珍稀。很慶幸,他讓這朵雪蓮在高原華麗綻放。從青海到西藏,莫少聰獨自一人帶著自己的團隊,耗盡數百萬積蓄,自編自導自演紀錄片《堅持與夢想》,從影視圈消失數年,意義是什么?所得是什么?帶來了什么?一連串的問題拋出去,答案卻讓我們對自己汗顏:他喜歡,于是想做;他想做,于是去做;他做了,于是做成。
一個人的馬拉松
“我最愛的運動是馬拉松。”一身古銅色皮膚的莫少聰,提起這項運動,便流露出孩子氣的歡欣。在香港,他是圈內圈外都很專業的馬拉松選手,如今的生活中,無論如何都少不了每天的長跑鍛煉。夢想開出花來,莫少聰告訴我們,最好的陽光來自馬拉松。
“為什么能夠堅持馬拉松這么強調韌性的運動呢?
“跑馬拉松最大的好處就是,你常常以為自己堅持不下去的東西,最后還是可以做成。”
射手座男子,優點是達觀而清醒,缺點是容易對自己妥協并放棄,而所有趨向完美的方式,都能歸結于用自己的優點來戰勝缺點,莫少聰用了馬拉松作為打通二者的渠道。“你不用多說多想,以為自己做不到時,繼續跑下去,其實都能跑完。”用馬拉松,莫少聰讓自己成熟,在紙醉金迷的娛樂圈中找到屬于自己的節奏和力量,不抱怨,不放棄,沒有捷徑,沒有伎倆,腳踏實地地做,當很多人討論人生意義之類的問題熱火朝天的時候,他已經獨自上路了。
“前期準備的時候,以為自己還比較順利,談到了一筆可觀的投資。就在即將成行的前幾天,我放棄了。”在過于商業化的投資方意見和自己的夢想之間,雖然面對重重困難,莫少聰還是毅然選擇了“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們都以為自己這個不行,那個不能,其實跑過馬拉松的人就知道,跑下去,總會完成的。”資金,可以傾盡自己的積蓄;團隊,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短暫的考慮之后,自己的力量帶來終極的安全感,于是,身兼導演、編劇、主演和領隊的莫少聰,讓這部紀錄片成為了人生的馬拉松。“去西藏拍攝的最后一場戲,本來是因為想參加拉薩的馬拉松活動,以此為結尾。但是,最后活動取消了。”在青藏拍攝數月后,莫少聰仍然無法放棄夙愿,“我只想跑完那個馬拉松。”在拉薩的天空下,他獨自一人,執拗地,無聲地,幸福地,跑完了這個高原上的馬拉松,一個人。
跑完這個馬拉松,拍完這部紀錄片,僅此而已。
就像在北京做后期的夜晚,他依然會在夜半無人的街道上,一個人默默長跑。跑步的意義,只在于一次次克服并堅持,直到完成的那一瞬間。
天地有大愛
在藏區的日子,并沒有太多的人知道,這個平和親切的英俊男人,是一個來自香港的知名藝人。“最后離開的時候,我已經和西部很熟了。”這一段旅程,除了帶來曬黑了的皮膚,消瘦了些的身形,親若手足的團隊和那即將亮相的作品之外,遼闊寬廣的西部,更給予了他無法復制的情感體會。天地有大愛,也許這才是這個西部夢想的終點。
“一開始的時候,真的非常不適應,在藏區的招待所里,第一二個夜晚,連外套都不敢脫就睡了。實在不能接受廁所的條件,只好拿了塑料袋就地解決。”city animal和赤裸自然的磨合,讓莫少聰也有過遲疑,然而隨著旅程的視野漸廣,“打開了自己,慢慢去接受很自然的生活方式,到了最后,哪里都能吃住”,最長紀錄15天不洗澡的他,一路向西,就是把心放大的過程。浮沉娛樂圈,營營役役那么多年,莫少聰也有過迷失而不自覺的年輕,《堅持和夢想》的拍攝,找到的不只是職業夢想,更是生命和愛的夢想。
“在西藏一個很小的山村里,我們去一戶人家問路,家徒四壁,老婆婆翻箱倒柜,找出一只陳舊的玻璃杯,為得就是給我們倒杯水。那一刻,我想,那只杯子再臟,我也要喝光這杯水。”瞬間的感動,幻化出對生命的重新認知,一路走,一路拍,這個和光環無關的夢想,更多的收獲,都在這樣和寬廣天地的碰撞中,學會愛。
歸來后的他,終于能夠正視多年前的情感,勇敢面對和承擔一個男人的責任。關于曾經,他不再辯解;對于未來,他會埋頭做完后期,閑來遛狗看電影,還會照顧妻子和孩子。簡單愛,真實活。
當然,每天依舊長跑。